在世界逐步开放的同时,习近平却要求中国不惜一切代价坚持清零。这让中共处于两难境地:继续封锁影响经济、引发民怨,放弃清零则可能导致死亡人数激增。 阅读更多
受俄乌战争和极端天气冲击,全球食品价格已急剧飙升。中国粮食一旦大幅减产,将进一步波及全球经济。此前中国官员发出悲观警告,疫情封锁也使情况复杂化。
尽管单日新增病例数已达到近两月最低水平,中国当局仍在习近平指示下加紧清零。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继续加码防疫。世卫组织批中国的做法“不可持续”。
严格封控措施导致工厂和企业停摆,农民工和应届大学生是受打击最严重的群体。政府已出台新就业支持措施,表明失业问题可能比官方失业数字透露的更为严重。
习近平要求中国坚持新冠动态清零,但面对国内自疫情开始以来最大、最受争议的封锁,他始终没有现身。这凸显了在这个关键政治年份里,新冠疫情带来的困境。
马斯克在中国投资广泛,在华经营特斯拉也要服从中国当局。许多人质疑马斯克的收购会让中国获得对Twitter的影响力,并担心北京将有更多手段审查批评人士。
在上海疫情控制出现进展的同时,北京数日来累积上百病例,并动员十万余工作人员抗疫。在很多地方,核酸检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出行受限的情况也一直持续。
尽管官员一直在推动中国抵御新冠病毒的必胜主义叙事,民众看到的现实却截然相反。如果公众愤怒得不到控制,可能会给当局带来疫情暴发以来的最大政治考验。
扮演菲佣的演员将脸涂成棕色,并模仿菲律宾口音,引发批评。对许多在香港的菲律宾人来说,这是种族主义和阶级主义的双重嘲弄,但也有声音认为该情节属于创作自由。
病例激增让上海社区工作人员不堪重负,居民难以获得食物、医疗和宠物照护。在愤怒和沮丧中,一些人决定行动起来,为那些政府无力或不愿帮助的、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当局承认奥密克戎株可能已经传播一周,下令让大多数居民五天内接受三次核酸检测,试图在可能实施封锁前摸清传播范围。政府还安抚公众不要担心供应问题。
封锁的可能性引发了新一轮的经济焦虑。全球供应链已因大流行停工和乌克兰战争备受压力,中国的封锁带来了进一步挑战,导致商品竞争加剧和价格上涨,加剧了全球通胀。
上海当局严控商业活动,试图以政府力量为人们提供生活所需,导致供应短缺、黑市出现。商业人士担心中国正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相关混乱可能持续至二十大后。
三天发现数十例感染后,朝阳区350万居民被要求五天内进行三次核酸检测。北京民众争相囤积食物,超市延长营业时间。很多人担心,北京会成为下一个上海。
该报告主要对坠机事件的已知信息进行了归类,称飞行员资质、飞机状况及坠毁前机组与外界通讯均正常。报告还暗示由于两部黑匣子受损,获取更多证据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官员将低死亡人数作为封控和集中隔离有效性的证明,但中国对新冠相关死亡的界定标准相对狭窄,慢性病患者和救治不及时导致的死亡不计入内,引发质疑。
安徽芜湖在仅有一例确诊的情况下进行全面封控。官员们想避免上海未能遏制住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的前车之鉴,普通百姓则想避免遭受上海居民正在经历的苦难。
随着官员面临重启经济的压力,上海通知部分企业为解除封锁做准备。但根据当局的要求,即使在全市解除封锁后,一些居民可能仍将被迫住在他们的工作场所内。
程女士在确诊新冠后被送往方舱隔离,她记录下自己13天的经历,描述了那里缺乏饮用水、无法淋浴、以及如厕设施糟糕等状况,并对中国异常严格的防疫政策提出了疑问。
上海封城导致食品短缺,人们纷纷上网求助。相关情况令全国各地居民对物资匮乏感到紧张。不少人开始囤积食物,以防发生封城。北京则发布通知要求保证物流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