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隔离将缩短到七天,居家隔离将缩短到三天,入境者也将不再需要接受鼻咽拭子检测。中国市场对新政反应良好,但部分外商反应谨慎,表示地方政府经常对防疫政策加码。 阅读更多
户外水域一直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在疫情期间,政府实施了严格封锁和管控,但对“野泳”的管理政策模糊且收效甚微,这些露天泳池成了一些民众的天然“避难所”。
洪涝已扰乱南方近50万人的生活,造成17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全国多个省份也被热浪侵袭,用电量打破纪录。两种气候情况反映了极端天气愈加频繁持久的全球趋势。
阿里一名女员工去年称遭上司和客户性侵犯,但这名上司未被起诉,女员工遭阿里解雇。法院本周判处涉事客户18个月监禁。“我也是”运动在中国难以深入,这是少数被追究责任的案例。
新研究显示3.3万名感染者中有22人出现重症,且均为60岁以上、患有基础疾病。一些人开始质疑中国清零的必要性,但捍卫当局强硬立场的人将该研究视为政治问题。
疫情封控令经济陷入停滞后,本就因债务问题陷入危机的房地产行业遭到进一步打击。新房价格下跌,潜在购房者愈发谨慎。这对整体经济来说是个坏消息。
数本将于今年秋季推出的香港新教科书否定了香港的殖民地历史。这些课本是习近平全面改革香港学校,“保护年轻人思想”,培养忠诚、爱国市民的更广泛运动的一部分。
多名维权储户到达郑州后健康码变红,他们来自没有疫情的地区却被限制行动。事件曝光后激起公愤,一些体制内评论员也开始质疑地方当局利用健康码滥用权力。
女性发声,对生活中面临的性暴力威胁表示愤怒和恐惧。但淡化性别角度的叙事已经出现,官媒强调施暴者可能是黑社会;许多微博帐号被指挑起性别对立遭禁言。
范若伊是彭博北京分社员工,于2020年12月被带走,当局称她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称她已于今年1月获准保释,其案件仍在调查中。
官员希望通过大规模检测避免疫情失控,但这种做法既耗资耗时,还会削弱刺激经济的努力。尽管已引发不满,但地方政府为规避政治风险仍在不遗余力执行清零。
周航在中国商界以特立独行著称,近期发文公开批评当局清零政策,并敦促同行发声。但许多商界领袖认为发声风险过大,此前马云、任志强等人均遭当局打压。
今年高考报考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在新冠清零政策下,考生不仅要测体温、戴口罩和展示核酸阴性结果,有的甚至要在隔离环境下参加考试,上海的高考也因疫情被推迟。
被部分封锁一个多月后,北京周一午夜放宽了防控措施。但佩戴口罩、检测核酸等措施仍在实施。这凸显出当局彻底消灭病毒的决心,即便它们抑制了经济增长,激起了民愤。
周六,在台北、悉尼、伦敦等城市,人们聚集在一起哀悼“六四”死难者,以及在国安法打压下香港这个城市的命运。港府今年基本上禁止了对“六四”事件的公开纪念。
随着上海放松封控,很多人的愤怒暂时被解脱取代,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很难消除:有人开始考虑常态化储备物资,有人考虑离开上海,企业也在观望。
一些插图描绘的似乎是男生在操场对女同学上下其手,另一些插图画错了中国国旗。中国正在加强对教科书意识形态和敏感历史内容的控制,这一事件引发愤怒,当局宣布彻查。
停摆两月的上海似乎急于恢复商业和消费支出,当局要求不得随意限制已解除封控的居民。但许多新冠病毒检测要求仍将持续,出行须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李克强与10万余名官员举行电话会议,宣布了促进经济增长各项措施。中国一季度GDP增速已低于年度目标,由于二季度上海等多地封城,分析对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
除了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外,一些没有暴发疫情的地区也已转向常态化大规模核酸检测。政府坚持的清零策略带来了增加经济压力的风险,并进一步激怒了对严格封锁不满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