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四年來中澳關係螺旋式下降,澳洲新一屆政府上台以來,兩國開始探索修補關係的可能。雙方在貿易、軍事、地緣政治和人權等方面仍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 閱讀更多
大陸當局下令禁止進口台灣石斑魚,對該行業帶來巨大打擊。此前大陸已於去年先後禁止從台灣進口菠蘿和蓮霧。禁令也令台灣意識到經濟過於依賴大陸的風險。
新疆有色集團旗下工廠接收了數百名「轉移就業」的維吾爾工人,這些工廠生產鋰、鎳等大量金屬,部分流向電池製造商。據估計全球數千家公司的供應鏈都可能與新疆存在聯繫。
疫情封控令經濟陷入停滯後,本就因債務問題陷入危機的房地產行業遭到進一步打擊。新房價格下跌,潛在購房者愈發謹慎。這對整體經濟來說是個壞消息。
福建艦是中國海軍最現代化的航母,配置了曾為美國海軍獨有的電磁彈射系統。據分析它距離完全投入使用還需要時間,但投射了中國與美國直接競爭的長遠野心。
數本將於今年秋季推出的香港新教科書否定了香港的殖民地歷史。這些課本是習近平全面改革香港學校,「保護年輕人思想」,培養忠誠、愛國市民的更廣泛運動的一部分。
范若伊是彭博北京分社員工,於2020年12月被帶走,當局稱她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罪。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稱她已於今年1月獲准保釋,其案件仍在調查中。
在烏克蘭戰爭的警示下,台灣正重新思考其防務戰略,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從舉行軍演、購買武器、提高軍隊素質到民眾的自發行動,這個島嶼正努力備戰。
週六,在台北、雪梨、倫敦等城市,人們聚集在一起哀悼「六四」死難者,以及在國安法打壓下香港這個城市的命運。港府今年基本上禁止了對「六四」事件的公開紀念。
隨著上海放鬆封控,很多人的憤怒暫時被解脫取代,但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焦慮感很難消除:有人開始考慮常態化儲備物資,有人考慮離開上海,企業也在觀望。
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規劃更具野心和分裂性,它正尋求通過協議將整個地區綁在一起,擴大對陸地、海洋和數字基礎設施的准入。美國試圖加大投入,但收效甚微。
中國政府精心策划了圍繞巴切萊特訪華之行的敘事,其行程已經成為中國宣傳新疆政策的新材料。批評人士稱,精心編排的行程只會為政府否認在新疆的不法行為提供合法性。
巴切萊特訪華期間與習近平舉行了視訊會晤。她表示對中國“反恐和去激進化措施”提出了疑問,但此行“不是一次調查”。相關言論遭到海外維吾爾人等多方批評。
李克強與10萬餘名官員舉行電話會議,宣布了促進經濟增長各項措施。中國一季度GDP增速已低於年度目標,由於二季度上海等多地封城,分析對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
除了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外,一些沒有暴發疫情的地區也已轉向常態化大規模核酸檢測。政府堅持的清零策略帶來了增加經濟壓力的風險,並進一步激怒了對嚴格封鎖不滿的民眾。
中方稱該演習是「對近期美台勾連活動的嚴正警告」。該聲明未提供細節,也未明確說明演習是已經發生還是將要進行。此前一天,中俄在東北亞海域舉行了聯合軍演。
華盛頓正強化姿態和語言,試圖阻止北京發動可能的攻擊。官員敦促台灣購買適合擊退入侵部隊的武器;五角大廈開始透露關於美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的更多細節。
拜登先表態將在軍事上保護台灣,後又試圖緩和言論,這令盟國領導人難以調整自身立場。此前被認為親華的澳洲新總理面臨外交挑戰,日本也試圖保持模糊態度。
美韓日方面稱,中俄派遣轟炸機飛越東北亞海域以示武力。這是一個重要跡象,表明中俄夥伴關係並未受烏克蘭戰爭影響而有所疏遠。目前拜登正在日本會見四方聯盟領導人。
清零政策顛覆了人們的生活,艱難現實讓曾經有著民族主義傾向的年輕人對國家和未來愈發感到絕望,一些人考慮用腳投票,另一些人則想用不生孩子來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