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但近年来,该国与美国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在说服阿联酋与美国外交政策保持一致方面,华盛顿收效甚微,尤其是在涉及中俄的时候。 阅读更多
巴解组织领导人阿巴斯访问北京。官媒报道称,习近平为解决巴以冲突提出了有三点主张的“两国方案”。分析人士认为这展示了中国加强参与中东事务的意愿。
利用沙特的财富、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重要性,穆罕默德王储摆脱了国际孤立的威胁。随着与美国关系下降,沙特深化了与中国的关系。
沙特一方面与美国修复关系,一方面也不愿意疏远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在沙特主办的阿拉伯—中国商业论坛上,两国企业在再生能源、电动车等领域达成多项交易。
埃尔多安克服了来自反对派的竞争以及选民对飞涨生活成本的愤怒,再获五年任期。尽管面临经济危机和可能惹恼西方盟友的风险,但他不太可能改变集权和亲俄的执政路线。
当美国匆忙撤军,阿富汗人被抛在身后。为了逃离逃离迫害和经济崩溃,许多人背井离乡,穿越南美丛林从陆路进入美国。但迎接他们的并非一个甜美的“美国梦”。
土耳其大选将首次进入决选阶段。埃尔多安已经失去一部分支持,但他代表的政治势力依旧强大。他能否获得连任?民族主义是否胜利在望?这里是关于此次选举的一些要点。
美国在伊拉克花费了约2万亿美元,无数生命成为牺牲品。在华盛顿的权力中心,伊战被普遍视为失败的决策教训,影响了一代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如今两党都反感海外干预。
有关美国为何发动战争的问题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关于谁在什么时候知道些什么,以及哪个动机最重要的争论仍在继续。但过去20年的种种理论在某些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
美国人过去几十年来一直是中东的核心角色,却缺席了这个重要的时刻。这一外交逆转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几十年来主导该地区外交的联盟和对手关系被颠覆。
伊朗和沙特重新建交可能导致中东的重大力量调整,也代表着中国的一次胜利。这对中东地区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起到了什么作用?对美国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份解析。
为推动两国恢复外交关系,中国在北京主持了四天的秘密谈判。习近平抓住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减弱的机会,将中国的领导力展现给世界,作为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替代品。
习近平在沙特获得高规格接待。相关协定反映出两国在石油、武器、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日益增长的联盟关系。在长期盟友美国之外,沙特也一直在寻求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习近平此行将参加三场地区峰会,预计将与沙特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随着美国将外交和军事重点转向亚欧,习近平此行凸显了北京在中东地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随着伊朗镇压国内抗议、为俄罗斯提供武器,以及扩大核燃料生产,伊朗对美国的威胁大幅升级。重启核协议的希望几乎破灭,一个与伊朗直接对抗的新时代已经出现。
越来越多的调查人员受雇于一种新的客户——伊朗和中国等威权政府,许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对合法居住在美国的异见人士的监视、骚扰、威胁甚至遣返。
研究发现,世界各地大规模抗议活动的成功率已直线下降,公民力量越来越难以推动社会变革。分析认为,社会两极分化、社交媒体及数字威权的崛起等因素推动了这一趋势。
此举表明美国对伊朗采取更强硬立场,在伊朗核计划谈判陷入僵局之际寻找新抗衡方式。中国大量购买伊朗石油令拜登政府失望,制裁也可能预示中美的紧张对抗。
年轻女性们摘下头巾并将其焚毁,构成反抗的鲜明图像。但她们也为此付出了流血代价,在当局持续镇压下,目前已有20多人被捕,数名女性抗议者被杀害。
这是十多年来人们对统治系统最激烈的愤怒情绪爆发,人们也将矛头对准了伊朗最高领袖。分析认为,抗议者的多样性反映了伊朗人的广泛不满,但政府可能会持续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