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四年來中澳關係螺旋式下降,澳洲新一屆政府上台以來,兩國開始探索修補關係的可能。雙方在貿易、軍事、地緣政治和人權等方面仍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 閱讀更多
新法禁止與新疆存在任何聯繫的產品進入美國。據估計將有100萬家企業面臨執法行動的影響。一些公司已被迫尋找其他地區原料作為替代,另有企業開始切割中外業務。
拜登政府正在權衡是否降低對中國的關稅以緩解通貨膨脹。貿易代表戴琪稱,相關決定「有待」總統做出,但表示為了保持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力,維持關稅是一個有效的長期工具。
有報導稱,中國企業字節跳動旗下的影片應用TikTok可能把美國人的個人信息暴露給了北京,並質疑拜登對該應用的交易問題處理不當。本文是對這一事件的梳理和分析。
在時報「交易錄」政策論壇上,行業領袖對中美關係的持續惡化表達了擔憂。一些專家認為應鼓勵兩國之間進行更多對話,但也有人擔心這會有助於推動中國的虛假信息運動。
據信這是兩人自2月底以來首次公開通電話。本次通話表明,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沒有影響習近平對兩國夥伴關係的基本承諾。此前中國曾試圖對外展示中立形象。
魏鳳和稱中國將堅決粉碎任何「台獨」的圖謀,並不惜一戰;他還說中國不相信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保證。此前美防長指責中國在台海的活動越來越咄咄逼人。
拜登計劃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之際,民主黨議員發表公開信敦促他確保與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對美國有利,並警告沙烏地阿拉伯不要在彈道導彈方面與中國進行更多合作。信中還提及石油市場、人權等多方面。
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規劃更具野心和分裂性,它正尋求通過協議將整個地區綁在一起,擴大對陸地、海洋和數字基礎設施的准入。美國試圖加大投入,但收效甚微。
中美數字生活如今基本相互隔絕,說明互聯網可以打破民族主義堡壘的想法是錯誤的。但兩國的數字觀念仍然相互交織、滲透並依存,也說明網路創新可以越過邊界和審查。
該協議旨在擴大中國在警務、海事合作和網路安全問題上的影響力。協議草案已被送至10個國家,王毅將於下週訪問該地區。分析稱,此舉意在對抗美國加強其亞洲聯盟的努力。
華盛頓正強化姿態和語言,試圖阻止北京發動可能的攻擊。官員敦促台灣購買適合擊退入侵部隊的武器;五角大廈開始透露關於美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的更多細節。
拜登先表態將在軍事上保護台灣,後又試圖緩和言論,這令盟國領導人難以調整自身立場。此前被認為親華的澳洲新總理面臨外交挑戰,日本也試圖保持模糊態度。
美韓日方面稱,中俄派遣轟炸機飛越東北亞海域以示武力。這是一個重要跡象,表明中俄夥伴關係並未受烏克蘭戰爭影響而有所疏遠。目前拜登正在日本會見四方聯盟領導人。
一些白宮顧問敦促總統放棄川普時代的對華貿易政策,另一些人則認為取消關稅會被視為對中國軟弱。拜登始終缺乏明確的對華貿易戰略,商界已開始失去耐心。
該框架將使美國等13個成員國在印太建立新的商業規則,提供一個替代北京領導地位的選擇。但由於缺乏傳統貿易協定的市場准入條款,該框架的價值引發質疑。
拜登訪日期間在記者會上表示,如果台灣遭到入侵,美國將進行軍事干預。美國歷屆政府對台灣問題保持「戰略模糊」,拜登的明確表態可能給美中關係製造新的緊張。
拜登計劃通過此行向盟友強調,美國不會在歐洲和亞洲之間做出取捨,而是要同時在兩個地區團結民主國家,對抗專制和侵略。制衡中國仍是其外交政策的重心。
起訴書稱,川普執政期間,史蒂芬·韋恩曾代表中國政府多次向其提出要求,包括敦促他驅逐一名在美尋求庇護的中國商人,據悉為郭文貴;同時韋恩在澳門推進自己的利益。
峰會將涉及貿易、人權和氣候等議題,主要目標是為應對中國影響力組建統一戰線。儘管俄烏戰爭佔據了拜登政府大部分精力,中國仍是白宮重點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