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 订阅新闻电邮

时尚

旅游

36小时玩转台北

台北正经历着一场复兴运动,年轻的艺术家、厨师和策展人用心追求当地独有的美食和设计。你可以睡个懒觉,然后漫步在小径或探索菜市场,体验这座熠熠生辉的大都会。 阅读更多

  • 从网红到中国版《Vogue》主编:章凝的时尚之道

    两年前,27岁的澳籍华裔章凝被任命为中国版《Vogue》主编,毫无出版业背景的她成为该杂志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主编。面对质疑,章凝能否成功应对挑战?

  • 格调

    中国跨境电商Shein为何风靡美国

    近期Shein超过亚马逊,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大的购物应用程序。伴随着超廉价产品带来的用户增长,抄袭、产品含铅量超标、可持续性等问题带来的质疑与批评也随之而来。

  • 为什么人们对“对称脸”滤镜如此着迷?

    对称脸滤镜近年来风靡社交媒体,推动这股热潮的是我们对美以及如何看待美的古老迷恋,以及用他人眼光看自己的强烈愿望。对称的魅力何在?用这种方式剖析美真的公平吗?

  • 三宅一生去世,曾将日本时尚带向世界

    三宅一生是首批在巴黎举办时装秀的日本设计师之一,为将日本打造成时尚和流行文化的国际重地做出了贡献。他最有名的设计包括褶皱风格服装和乔布斯的黑色高领毛衣。

  • 格调

    在元宇宙里如何穿大牌?

    Meta推出虚拟化身时装店后,时尚品牌纷纷回应。巴黎世家、普拉达和汤姆·布朗的商店已向多国用户开放。这些设计是科技与时尚的碰撞,还是会让人觉得,难道就这?

  • 格调

    米兰设计周关键词:色彩、工艺和自然

    经历了新冠大流行和全球供应链混乱的双重打击,这一全球设计届最大盛事回归。在第60个年头,可持续性依然是米兰时装周的主题。慢设计、色彩则引领着今年设计风潮。

  • 《瞬息全宇宙》背后的“疯狂”亚裔造型师

    风格离奇的服饰是大热电影《瞬息全宇宙》的亮点之一,体现了日裔造型师雪莉·仓田的独特眼光。她拒绝刻板印象,把复古和前卫融合起来,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时尚领袖。

  • “山葵保卫战”:日本美食经典佐料面临危机

    日本重要的山葵种植区静冈面临着全球变暖、森林无人照料以及人口减少等问题。这些危害已经侵蚀了该地区的山葵文化,危及当地最重要的农产品和旅游业支柱的未来。

  • 伦敦时装周的变革与重生

    在一个不确定的新时代,尤其是在时尚界仍觉沉闷和低迷的时候,随着实体T台的回归以及数字展示的成熟,伦敦时装周带来了一种重生的感觉。

  • Met Gala回归:红毯“激进派”的时尚宣言

    今年Met Gala的着装主题是“美国独立”。它究竟意味着什么?红毯和晚宴提供了各种答案,把爱国主义、流行文化和政治融入时尚宣言,有些浅显易懂,有些则比较尖锐。

  • 棉布环保袋真的环保吗?

    研究显示,一个有机棉环保袋需要被使用2万次才能抵消生产它所产生的整体影响,这相当于连续54年每天使用同一个袋子。棉布环保袋的流行实际上可能带来了新问题。

  • 东京奥运会上的“金牌”造型

    开幕式上的彩虹蛋糕裙、狂野的文身、中性队服、夺人眼球的发型和美甲、场边织毛衣的选手……除了赛场上的精彩,东京奥运会也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时尚印记。

  • 比基尼还是紧身裤,女运动员穿什么应该由谁定?

    长期以来,女运动员在比赛着装方面总是受到各种规训。近年来,紧身体操服和网球裙等“传统服装”激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也引发了对体育界性别歧视和物化女性的反思。

  • 记者手记

    你是个“贝佐斯”吗?

    当贝佐斯戴着牛仔帽、戴着定制欧米茄腕表把自己送上太空时,他已经成为了愚蠢版本的道林·格雷,像哈哈镜一样照射出一个以白人男性为主、深陷“中年危机”的群体形象。

  • 向Vanessa提问

    帮美国总统和政界人士挑选服装的人是谁?

    在视觉语言愈加重要的时代,日理万机的政界人士往往在挑选着装方面需要帮助。尽管很少有人承认,但他们通常有“造型师”,这个人可能是其助手,也可能是专业人士。

  • “银发复兴”:成为网络时尚红人的韩国奶奶们

    许多韩国老年人通过YouTube和TikTok展示他们的生活日常和时尚风格。“韩国奶奶”的走红挑战了年轻人对社交媒体的主导,也促进了社会审美理念的改变。

  • H&M因拒用新疆棉花在华遭抵制

    H&M的相关声明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愤怒,至少三个电商平台已下架了该品牌商品。这表明西方服装制造商可能因新疆问题的立场而在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敌意。

  • 知名华裔设计师王大仁遭多名男性指控性行为不端

    王大仁曾围绕纵情狂欢的派对建立起一个时尚帝国,如今却被与之相关的丑闻环绕。随着人们更能公开谈论虐待和骚扰,派对等场合因常被当作掠夺行为的游乐场而备受审视。

  • 在俄罗斯,穿红色有了新意义

    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身穿红色声援纳瓦尔尼。继法国的黄背心、香港的黑衣民运人士、戴粉色猫咪帽子的女权游行者之后,视觉声明再次被证明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抗议工具。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K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