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 订阅新闻电邮

欧洲

“爱你的军队”:俄罗斯全面加强军事和爱国教育

小学生参观“胜利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为了纪念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纳粹德国的胜利而建。

Nanna Heitman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小学生参观“胜利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为了纪念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纳粹德国的胜利而建。

改编ABC字母歌赞美军队,数学课以“狙击手”为主题……俄罗斯正进一步扩大社会军事化运动,在公立学校强化军事爱国内容,希望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人支持其战争行为。 阅读更多

  • “间谍聚会”遭遇沉船:一场悲剧背后的阴谋论

    当地报道称船上23人中21为间谍或前间谍,其中13人来自以色列,八人来自意大利。沉船共造成四人死亡。官方称这些人是在庆祝生日,但未能平息人们的阴谋论猜测。

  • 欧洲食品价格为何如此之高

    从英国到欧盟,食品价格都在以创纪录的速度上涨。持续的通胀挤压着低收入家庭,也困扰着政界人士。物价上涨可能给各国央行带来维持高利率的压力,从而抑制经济增长。

  • 将俄罗斯石油隐秘运往中国的“黑暗舰队”

    俄罗斯石油遭到西方制裁后,用以规避外界监督的“黑暗舰队”数量激增。这些邮轮使用尖端定位欺骗技术诱导西方保险公司为其承保,并最终将石油运往中国。

  • 战争不再遥远:当莫斯科平民区遭无人机袭击

    莫斯科周二遭多架无人机袭击,这是俄罗斯首都的平民区首次受到战争的直接影响。虽然并未造成重大损失,但对普通俄罗斯人来说,这场战争还十分遥远的感觉将发生改变。

  • 为什么移民英国的人越来越多

    执政的保守党一直承诺限制移民,这也是脱欧运动的核心内容。但英国去年的净移民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0.6万人,约是脱欧公投时期的两倍。这一数字为何激增?发生了什么?

  • 希望、恐惧、欢乐和悲伤:行走在乌克兰生死之轴

    第聂伯河塑造着乌克兰的地理和经济、文化和身份,现在,它形成了战役的轮廓。在俄罗斯入侵一年后、备受期待的乌克兰反攻之前,时报摄影师走访了沿岸的城镇和村庄。

  • G7峰会后中俄进一步加强联系,联手抵御西方

    俄罗斯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率商业代表团访华,寻求习近平对俄罗斯的更多经济支持,同时两国也在扩大安全关系。中国特使李辉也将访问俄罗斯。

  • 乌克兰可能将获得F-16战机,这意味着什么

    战争开始以来,基辅一直希望西方提供F-16等先进战机,但未获支持。拜登日前改变态度,称将允许乌军飞行员受训并与盟友合作提供这些战机。这将对战事产生何种影响?

  • G7峰会开幕:聚焦乌克兰、中美关系和AI

    七国集团领导人将就如何继续武装乌克兰、如何缓解中美关系这两大关键议题开展磋商,预计还将探讨AI技术风靡带来的新问题,就建立通用规范交换意见。

  • 中国特使结束乌克兰之行,推动停火努力未获进展

    李辉与泽连斯基及乌克兰外长会面,但北京促进停火的努力没有明显的突破。访问乌克兰是李辉出访欧洲的一站,他此行旨在宣传中国在停战问题上可能发挥的作用。

  • 关于土耳其总统大选,你应该知道的四个要点

    土耳其大选将首次进入决选阶段。埃尔多安已经失去一部分支持,但他代表的政治势力依旧强大。他能否获得连任?民族主义是否胜利在望?这里是关于此次选举的一些要点。

  • 青岛-基尔姐妹城市计划陷僵局,凸显德国对华担忧

    两地均为港口城市,具有一定军事战略意义。缔结姐妹城市的计划原本受到欢迎,但随后引发德国安全专家和政客的抗议,体现出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德国对中国看法的转变。

  • 中国试图拉拢欧洲领导人,与俄罗斯关系或成阻碍

    秦刚欧洲之行试图加强中欧经济往来,期间乌克兰战争被频繁提及。北京试图在支持普京、讨好欧洲以及稳定与美国关系之间找到平衡,但达成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加冕礼回顾:传统与现代

    这是英国70年来首次为新在位君主举行加冕仪式。这场盛典充满传统和古物,但也有一些现代元素。数千人聚集在道路两旁欢迎查尔斯夫妇,但也有示威者举行抗议活动。

  • 俄罗斯称乌克兰策划无人机袭击,企图刺杀普京

    克里姆林宫上空发生两次爆炸。俄罗斯称这是乌克兰政府对普京官邸的蓄意袭击。乌克兰予以否认,并称事件由俄罗斯制造。此事或使俄乌冲突变得更加危险。

  • 泄密文件再度引发对普京健康猜测

    文件描述了两位乌克兰官员的对话,一人称普京在接受化疗期间,其政府内部反对者曾合谋挑战其统治。尚无证据证实这一说法。此前CIA局长曾驳斥关于普京健康状况的猜测。

  • 习近平与泽连斯基通话,措辞谨慎称希望“劝和促谈”

    中国的官方报道中没有提及“俄罗斯”和“战争”字眼,并表示需要“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警告核升级的危险。习近平重申“劝和促谈”立场,俄方冷淡回应。

  • 中国驻法大使称前苏联国家无主权地位引发外交风暴

    卢沙野在接受访问时称前苏联国家在国际法中不具有作为主权国家的有效地位。相关言论在乌克兰和欧盟引发愤怒,中国官方试图补救卢沙野言论造成的损害。

  • 中国扩张核武库,开启核武超级大国“三足鼎立”时代

    北京正准备启动一座新的反应堆,核材料由俄罗斯提供。据五角大楼估计,这一项目将使中俄核武库总规模超过美国。分析认为一个新的核战略时代即将到来。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