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 订阅新闻电邮

观点与评论

观点

工作不该是“用爱发电”

Álvaro Bernis

热爱支付不了账单,也不是工作保障或公平报酬的替代品。工作是一种契约经济,从事有意义的工作不该是雇主剥削员工的借口。 阅读更多

  • 观点

    三年后再来到中国,我相信这里会继续繁荣

    尽管西方持有怀疑,但我相信中国将继续繁荣。我们不该问中国是否会跨掉,而应该问,一个更加繁荣、中美彼此合作的未来是否仍有可能。

  • 观点

    金正恩真的会让女儿成为接班人吗

    金主爱只是一系列被偶像化、变成宣传品的精英女性的最新一员。朝鲜根深蒂固的男性主宰传统和性别不平等是不可动摇的。

  • 观点

    《继承之战》揭示了美国贪婪的现实

    这部剧中的世界与现实紧紧关联。我们应该铭记权力不受约束的腐败,用钱换取幸福的失败,以及美国的现实与虚幻交织所带来的迷惘和恐惧。

  • 观点

    为什么电视剧大结局如此重要

    一个好的结局必须难以言喻且非常自然,但糟糕的结局几乎可以毁掉原本辉煌的艺术作品;一个优美结局则会将一切提升到永恒智慧的境界。

  • 观点

    美国不该把中国科研人才拒之门外

    对中国影响力的过度担忧威胁到美国吸引人才的能力,我们也面临对中国知之甚少的风险。这会损害科学进步的前景,并最终损害美国的实力。

  • 专栏作者

    与特朗普竞争,共和党内对手还未做好准备

    德桑蒂斯寄望于特朗普自己倒下,其他共和党候选人也是如此。他们都希望选民能将自己视为特朗普的替代品,但特朗普将拼到最后一刻。

  • 中国不能抹去文革十年

    中国政府从来不太热衷于保存那灰暗十年的记忆。但一个国家但凡选择回避淡化其最黑暗的历史,必然将继续产生回响,并付出遗忘的代价。

  • 观点

    一个美国不理解的“原版中国”

    中国人为何在享受西方最好的东西后,仍偏爱自己的体制?习近平害怕年轻人“躺平”吗?经济学教授金刻羽给出了未经西方视角过滤的回答。

  • 观点

    一个“成绩为上”的社会失去了什么

    我们的社会常常达成一种合谋,支持以死记硬背获取成绩,进入“最好”的中学或大学,而不是鼓励年轻人出于某个特定兴趣追求成就感。

  • 观点

    移民仍然爱着美国,即使美国并不爱他们

    移民梦想着自由逃离祖国,并将移民作为对抗威权主义的秘密武器,但美国对待移民的方式如此糟糕。实质且人道的移民改革需要得到落实。

  • 观点

    普京的俄罗斯比斯大林时代更糟

    许多俄罗斯人曾认为已经摆脱昔日恐怖的暴政,但普京不但要让它起死回生,还要给国家带来耻辱和孤立,并且对文化造成巨大而持久的伤害。

  • 观点

    我们该如何应对普京的核威胁

    严肃对待核敲诈反而增加了核战争的不可预测性。俄罗斯人谈论核武器并不是因为他们打算使用,而是因为核武库及核言论让他们感到强大。

  • 观点

    “不管我有没有尖叫,他都强奸了我”

    当卡罗尔在法庭上指控特朗普曾强奸她时,对方律师一再问她当时为什么没有喊叫。为何在涉及性暴力受害者时,这些老问题如此根深蒂固?

  • 观点

    中国真的想要取代美国吗

    这种意识形态宣言的背后是不安全感,更多是为了灌输国内对党的信心和忠诚,而不是反映实际政策。华盛顿的对华政策不应被恐惧所引导。

  • 观点

    中共正在抹杀香港的记忆

    当局不仅遏制未来的抗议,还试图改写香港的历史。沸腾的集会已不复存在,政府钳制不同的声音,编辑过去,并清洗那些不愿忘记的人。

  • 观点

    生不生孩子,也许你会受周围的人影响

    有研究发现肥胖、吸烟和喝酒都存在同群效应,生育可能也是如此。人们是否决定生育可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但相关理论仍有待证实。

  • 观点

    希拉里:共和党的算盘正中习近平和普京下怀

    共和党人称将拒绝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除非拜登大幅削减教育、医保等开支。这种党派姿态只会损害美国信誉、破坏美国全球领导地位。

  • 观点

    福克斯新闻是如何帮助瓦解美国右翼的

    极右翼几十年来一直在孤立主义、种族主义、阴谋论等核心问题上挑战主流保守主义。福克斯新闻扩大了这些声音,帮助瓦解了美国右翼。

  • 观点

    新加坡式的威权制度比民主制度更好吗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成功带领国家经济转型,“行善的专制主义”也因此受到推崇。但他去世八年后,这种模式现在正面临考验和批评。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