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阅读

“喝茶”、封杀、流亡:在高压下讲述中国禁忌故事

郝群和一位未具名作家。郝群在中国曾经有过一段成功的写作生涯,后来因受迫害流亡澳大利亚。

Tommy Kh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郝群和一位未具名作家。郝群在中国曾经有过一段成功的写作生涯,后来因受迫害流亡澳大利亚。

以慕容雪村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作家正试图用文字探索中国文化的边界。他们在自我表达的同时承受着来自官方的政治压力,在国家监控系统的严密监视下进行创作。 阅读更多

  • 书评

    《等着在夜里被逮捕》:当日常生活变成一场噩梦

    维吾尔诗人伊兹格尔的新回忆录《等着在夜里被逮捕》是人权书籍中的异类。书中没有酷刑的场景,没有暴力,但它如同一部心理惊悚片,在克制的叙述背后,恐怖如期而至。

  • 镇压、恐惧与创伤:一位维吾尔诗人笔下的新疆

    知名诗人和导演伊兹格尔出版回忆录《等着在夜里被逮捕》,描述了中国政府在新疆对维吾尔人实施的镇压和大规模拘禁,以及这些政策给当地人带来的恐惧和创伤。

  • 米兰·昆德拉逝世:逃离共产主义的全球文学明星

    昆德拉以尖刻而充满性色彩的小说捕捉了捷克斯洛伐克令人窒息的荒谬生活,代表作包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庆祝无意义》等。他于周二在巴黎去世,享年94岁。

  • 在文学中为流亡藏人建立家园

    TibetWrites由流亡作家和活动人士联合创立,出版和在线发表藏人文学作品。随着中国继续压制西藏、拘留作家和知识分子,许多藏人说它为流亡人士提供了家的感觉。

  • 书评

    谢家华之死:硅谷的幸福神话如何破灭

    作为硅谷冉冉升起的新星,24岁的谢家华已非常富有,46岁的他却在醉酒后死于朋友的储藏室。人们想知道谢家华的人生在哪一刻发生转折,《神奇小子》重构了他的故事。

  • 书评

    《北京快车》:震惊世界的临城火车劫案

    本书详细而戏剧化地描述了北洋政府时期一场轰动全球的火车劫案:山东一群绝望的土匪袭击了一列火车,绑架了包括多国外交官与富豪在内的人质,对当时局势产生极大影响。

  • 哈里王子在《备用》中讲了什么?这里是11个要点

    哈里王子的《备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读者。他在书中直言不讳地谈到了戴安娜王妃之死、自己与其他王室成员的关系,以及与梅根的婚姻等。我们总结了书中的11个要点。

  • 书评

    《鬼乐》:像鬼魂一样被困于生活

    《鬼乐》是安於的第二部小说,引人入胜,充满氛围感,将人类生活的世界与神秘的死亡领域拉近,是对何谓充实生活,以及无法实现它的潜在后果的一次令人回味的探索。

  • 作家西西去世,用诗意写作记录香港被忽视的意义

    西西是城市生活的敏锐观察者,专注于弱势群体的安静力量、香港被夹在英国和中国之间的困境,以及其自身被忽视的意义。她富有诗意的写作巩固了香港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 《纽约时报》2022年度十大好书

    时报书评编辑选出了今年最出色的十本小说和非虚构类图书。入选书籍包括《纽约客》撰稿人许华的个人回忆录,以及普利策获奖作者詹妮弗·伊根的科幻新作《糖果屋》。

  • 2022年《纽约时报》/纽约公共图书馆最佳儿童绘本

    一群夜行动物分享夜宵美食;热心的公鸡在酒店负责叫醒动物客人却遇上难题;在妈妈引导下入睡的宝宝有怎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风趣而梦幻的幻想世界是童年的颂歌。

  • 非虚构

    伟大小说家村上春树写了一本失败的回忆录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融合了写作建议和回忆录,村上春树记录并反思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但在这本书里,他是一个似乎骄傲自大、缺乏洞察而又忿忿不平的叙述者。

  • 被绑架、被贩卖、女扮男装,大洋彼岸“黛玉”的一生

    《天之四宝》是张廷慧首部小说,讲述了“黛玉”在清朝末年被贩运至美国西部的漂泊人生。在反亚裔情绪高涨的当下,黛玉的遭遇也映照着亚裔遭受暴力的现实。

  • 非虚构

    《芯片战》:决定全球地缘政治平衡的小小芯片

    新书《芯片战》以时间顺序讲述了半导体芯片的发展、激增及其战略应用。该书用大量论据得出结论:芯片行业现在既决定着全球经济结构,也决定着地缘政治力量的平衡。

  • 书评

    《我们失去的心》:伍绮诗的反乌托邦式美国噩梦

    在《我们失去的心》描绘的世界中,华人被唾弃,书籍被回收做成厕纸。相比于其他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伍绮诗笔下的美国相对温和,这让它更可信,因此也更加令人不安。

  • 李翊云,哀悼者的灯塔

    从撰写赞颂爱国主义的宣传材料开始,李翊云就展现出写作才华,但她也因此放弃了中文写作。她最知名之处在于将无法承受的悲伤提炼出精髓,这也让她成为了一些人的灯塔。

  • 她用诗歌唤醒文革记忆,挖掘被掩盖和忽视的历史

    珍妮·谢的新诗集以李振盛拍摄的文革影像为素材。在书中,她不仅窥视了家族的过去和中国的那段黑暗历史,还审视了被掩盖、忽视的文革历史中的颠覆性力量。

  • 一名维吾尔作家消失在拘禁营,这部小说替他发声

    《后街》讲述了一名男子在由汉人主导的政府部门中找到一份象征性的少数民族职位,在压迫的环境里精神崩溃的故事。本书作者据信被判16年徒刑,一名译者被关入拘禁营。

  • 非虚构

    日本投降后的十年,战争在亚洲大陆爆发

    在日本称霸亚洲大陆的雄心破灭后的十年里,东亚和东南亚成为全球最暴力的地区。一本新书揭示了这些战争的潜在动机,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些冲突的遗产今天仍然存在。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